80.第八十章(2/2)
明明沈怡刚刚才想过,如果找到了传播流言的罪魁祸首,一定要把他揍得让他知道花儿为什么这么红。但是,发现罪魁祸首是边静玉后,他现在却毫无原则地想,其实那些流言听上去都挺好玩的。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为什么花儿会这么红呢
当然是因为边静玉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啦!
他们一行人终于歇歇停停走到了空山寺,然后按照惯例上了香。因为他们天还不亮时就出门了,在寺里用过一顿斋饭后,还有时间能赶回家去。他们这次出行是为了让边静玉、姚和风两个考生能放松下心情,却不能本末倒置耽误他们念书,因此大家并没有在空山寺里住宿,休息了一下就回家了。
回家时,沈德源把自己关进了书房里。他从书架中抽出一本《论语》。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没有一个朝代真能千秋万代,没有一个皇族真能代代相传。然而在朝代更迭中,衍圣公一脉得益于先祖孔子的荣耀,却经久不衰、世代腾黄、地位显赫。一个朝代取代了另一个朝代,多少家族会在这个过程里没落,然而新朝却依然要封孔子的嫡长子孙为衍圣公。
天下读书人都尊孔子为圣,所以孔家能千秋万代。那么,若天下的农人都尊沈怡为圣,沈家是不是也能千秋万代了呢沈德源当然知道,孔家和别家是不一样的。文化可以引领政治,朝廷既然依据儒家道统来进行官员任用,官方肯定要对这个道统的代表人物表示推崇。这里头有遵从国体的意义。所以,哪怕沈怡的名声真的越传越广,甚至如门神画像那样在民间拥有了象征意义,但沈家和孔家也是不能比的。可是,沈德源就没想要和孔家比,他只是看到了一种能让自己家族长长久久的可能性。
民以食为天。沈怡已经找到了玉米,如果接下来真的还能找到红薯等高产的食物,那么沈怡在寻找粮种这一方面的天赋就坐实了。如果全天下的人都能因为他找来的粮种吃饱肚子,那么沈怡日后说不定真能受了全民的敬仰。等到了那个时候,只要沈家人不造反,哪个皇帝敢杀他们皇帝甚至还要供着他们,就像是供着孔家人一样。既然孔家人身后站着无数的读书人,那沈家身后也有无数百姓。
不过,在现今这个社会,读书人的声音能上达天听,底层老百姓的声音却还不能传到当权者的耳中。很多当权者怕书生不满,却不怕老百姓的埋怨。因为,只要日子能过得下去,老百姓们轻易不会造反。所以,光被老百姓敬仰还不够,得让沈怡的功绩在读书人中口口相传,沈家的位置才能稳了。
沈德源目光幽深地看着手中的论语。他想,等到玉米成熟的时候,或许该在暗中推动一下,让各类的文人雅集中能多出一些如《玉米吟》、《玉米赋》、《仙种赋》、《盛世太平诗》这样的作品。
就像是边静玉想的一样,沈德源打算把沈怡放在显武帝的身后。在一切能扬名的事上,他们先推显武帝,再慢慢把沈怡显出来,让显武帝吃肉,而沈怡仅仅是跟着喝汤而已。如此,沈怡将不动声色地在民间拥有大量的声望,却不会招了显武帝的眼。而等沈怡地位稳固了,就没有人能轻易动他了。
皇上日后再想找人给谁顶罪,不管他要动谁家,反正沈家是动不了了的。
“少年可畏啊!”沈德源深深地叹了一声。
沈德源不知道边静玉有没有想到这么多,反正他独自在书房里想得冷汗淋漓。
边静玉现在是什么年纪未及弱冠!他又是什么资历还未正式进入官场!然而他表现出来的大局观以及他对人心的掌握,都让沈德源这个久居官场的老狐狸叹服。这样一个人,如果沈德源不曾亲眼看着边静玉长大,不知道他的品性,如果沈德源没有见过边静玉和沈怡相处时的和谐画面,他肯定不愿意让自己的子女和他有纠葛。但是,沈德源现在却觉得,能遇到边静玉,这其实是沈怡的幸运。
边静玉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人人都说他君子如玉,他们却不知道他一直都是玩弄规则的好手。他在处事上老道而果敢,却在感情上热切而真诚。尘世浊流,人心复杂。他其实是个尚未觉醒的狩猎者,却愿意为真心献上真心。
————————
世间唯余一点温柔,尽付我的家人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