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仙侠 > 官道波澜 > 第一卷 烙印(78)急迫

第一卷 烙印(78)急迫(1/2)

目录

“张书记,呵呵。”柳一战中等个子,一张马脸拖得老长,见张德民进来,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柳一战特意加重了“您”字的语气。

“呵呵,柳乡长。”张德民没理会柳一战略带挖苦的口吻,招呼了一下径直走到自己的办公室。

对柳一战张德民不太愿意搭理,当然对魏明国张德民那就更不屑一顾了。其实,张德民应该感激这两人才对。没有他们,张德民也就不太可能第二次回到乡小,没有乡小的第二段经历恐怕也就没有张德民的今天了。

张德民现在是县招商办副主任,又兼任了西葫芦乡副书记副乡长,西葫芦乡也给他配了一间办公室。张德民在办公室泡了一杯茶,便去了西葫芦乡书记秦邦凯的办公室。秦邦凯是在西葫芦乡发生“港商骗药”后由县委办副主任调任西葫芦乡的,现在是代理书记。

“秦书记。”见秦邦凯埋着头写着什么,张德民敲了敲门,秦邦凯抬头见是张德民,马上笑着站起身来,“德民,正念到你,没想到你就来了,呵呵。”秦邦凯说着就要倒水,被张德民婉拒。

“秦书记找我有事”坐下后,张德民笑道。

“是这样的,德民……”秦邦凯沉思了一下,“我们乡有27个自然村,目前发展最火的是三鞭子村和历山村,如果加上这两个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估计也就六七个村。”秦邦凯说着喝了一口茶,“除开这六七个村,还有近二十个村处于停滞状态,他们那些村怎么办我来乡里的这段时间,也在考虑如何统筹我们全乡的经济发展,让全乡所有自然村都富起来……”

秦邦凯有些急迫的心里让张德民猜测眼前这位估计是为了尽快去掉这个“代”字,才想着怎么样在全乡所有自然村铺开乡镇企业建设。这点,张德民是能够理解的,但搞经济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能贸然行事,否则又会成为另一个“冒进”时代。

“秦书记。”张德民想了想说道,“您的这些想法是好的,但我们目前还做不到面面俱到。这段时间我也在考虑我们乡的自然和物产资源的情况。”说到这里,张德民停了一下。

“对我们乡的乡镇经济,我有一个初步的想法,可能还不成熟,既然您问起,我也就不藏私了,呵呵。”张德民笑道。

“目前,很多地方都意识到了修路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前段时间我去了我们乡的玲珑村,那里的石灰岩资源非常丰富,我有一个想法,随着各地区修路工作的全面铺开,肯定需要大量的水泥和实惠,这个时候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好我们这些资源了……”

“对于其他村来说,我的意见可以先放一放,因为这些村的物产资源相比之下较弱,但自然景观却非常好……”说到这里,张德民有意停了一下,他怕秦邦凯一时不能完全消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老百姓兜里有了钱,他们肯定会崇尚自然美景,当旅游成为一种时尚的时候,我们这些村的自然美景也就成了香饽饽,呵呵……

秦邦凯听得不住地点头,眉头也渐渐舒展开来。

“这样一来,我们西葫芦乡就形成了三鞭子的药历山的茶,玲珑村的石料西葫芦的景,呵呵!”张德民最后说道。

当张德民说完自己对于西葫芦乡现在将要进行的工作以及未来一段时间的打算和发展规划的时候,秦邦凯不由瞪大了眼睛看着张德民。

“我的个天啊,德民,还是你考虑周全,嗯,这也就是我们乡未来的前景蓝图了,呵呵。”秦邦凯惊喜的目光看着张德民,“德民,如果按照这个构想,那我们乡富起来的日子那就可以扳着指头数了,呵呵。”

“秦书记……”张德民没秦邦凯这么乐观,他看着秦邦凯,“药材基地遇到一些麻烦……”张德民将药材基地的事说了一下,“我想一会儿,让办公室通知三鞭子村和鸡公山村的人到乡里来一下,不能因为坟地的事影响投资人的情绪……”

“嗯,可以。”秦邦凯点了点头,“如果需要我参加,你招呼一下。”张德民刚才的那番分析和描绘的前景让秦邦凯心悦诚服,就连说话的语调也变了味,好像张德民才是西葫芦乡的党委书记,弄得张德民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回到办公室,张德民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魏明国,让他通知三鞭子村和鸡公山村的支书和村主任下午到乡里。

刚才在院里看见魏明国,张德民第一感觉是,阴沉!对这种性子阴沉的人张德民是敬而远之,所以只和柳一战打了一个招呼就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张德民又拨打了乡派出所的电话找熊老黑。接电话的是女的,说熊老黑不在,问谁找熊所张德民只好说出自己的名字。电话那头马上传来惊喜的声音,说是张书记啊,我是柴慧君,就是那个女公安,还记得吗

柴慧君张德民怎么不记得,乡派出所漂亮的警花!柴慧君问张德民有急事吗张德民只是说让熊老黑回来后请他到乡政府来一下,柴慧君嗯了一下。

放下电话,张德民不由想起这位警花来。要身材又身材,论模样那也是一等一的,只是可惜蜗居在现在这个地儿了。

中午的时候,张德民和秦邦凯一起到了镇上的一个饭馆,两人又聊了很多西葫芦乡发展的事……

饭后张德民想利用中午的时间去乡小看看王铭。欧阳微微这段时间忙着三鞭子村的事,乡小在张德民走后又补充了两个高中生作为代课老师。

“秦书记……”秦邦凯和张德民刚走到门口,餐馆老板拿着一摞条子追了上来,“我们这儿是小本儿生意,您看乡里能不能把这些帐给结了”老板是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他指着手上的一摞条子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