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天下棋局,共合落子(2/2)
朱元璋看到手下的这员大将有些消沉,不由安慰道:“遇春,人这一世谁没看走眼过,这天下的儒生自认为是英才,几年前也不是都一味的论断程攀多行不义必自毙吗?现在这些文人一说道共合都哑巴了、我等的路还要走说不准哪天时来运转,我们可以天下。”
朱元璋的话给所有人鼓了一把劲,这支队伍向西边移去了。
程攀没有意识到原来历史的天下共主,对自己有着望尘莫及的心态。
现在程攀正在讨论苏南和南下海南岛的事情。
现在到共合境内投资办厂外地资本不仅有浙江来的实业者,苏南的金主也多,南京苏州这一块地距离共合的鞍山工业区很近。
早在程攀起家时一直受到南京方面的巨大压力,后来实力强大后程攀的安全感回来了,但是南京方面就体会到猛虎在侧的威压了,南京的蒙古人掌权者福寿督军和江南的地方绅士一直都十分奇怪,为什么共合对近在咫尺的富庶之地一直视而不见。
而且南京(那时称集庆)的城防相对与共合军的攻击力量并不强大,早在几年前南京的城墙就被共合军用苦味酸警告性的炸开过。
况且西边是共合军横跨长江南北的鞍山工业区,共合在这里的三万戍卫部队距南京城下只有一天的行军路程,至于江面上过往的舰队,南京方面已经债多不愁了,至于西面是共合的如皋领地,共合从这里可以直接将南京的后方苏州一夜拿下。
处于对共合的无可抵御的心态,苏南的军将已经破罐子破摔了,到处都是松弛的军队,等待共合打过来。
但是共合就是不来“接收”,被共合势力半环绕的苏南仿佛是共合的禁脔,北边的张士诚不来,南边的方家军更是不愿意北进。
渐渐地,苏南的一些地主将资金投入苏南办厂开始赚钱,苏南的地主们开始一窝蜂的将资金向共合流入。
一些土地超过共合土地法上限的地主,已经自觉得将土地拆分给亲友,一些宗族族长也为了避祸将土地产权平分,所有的分地之人按照共合的形式签订一份协议,凑份子对族中教育祭祖等一系列事情平均出钱操办。
苏南的蒙古人都开始取汉人的名字,蒙古四等人的一系列偏向蒙古人的法律,已经没有人去遵守了。
苏南逐渐的在向共合靠拢。
去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是,福寿督军找了一个借口停止向北边运送皇粮,要知道共合一直没有掐断元朝从南方运粮的渠道,浙江方家军崛起浙江的皇粮已经没了,现在苏南已经发现只要共合愿意,北方永远都不可能南下了。
搞好和共合的关系才是真的,现在福寿已经在共合有了产业,在苏南海边有四个水泥砌成的盐场。利用工厂赚钱的福寿自认为和共合的土地政策毫无冲突,自己现在只掌管着军队,法律审判之类的毫不过问,还改了个汉名叫胡寿,四处做善事培养善名,已经在考虑苏南并入共合时如何保持自己的日子舒坦。
福寿这样的人已经在苏南高层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共合对这种岔开双腿赤裸裸的示好,没预料到。也许是看到其他地方地主反抗共合改造政策的下场,苏南这个地方在共合身侧承受的心理压力极大,开始想寻求一条活路。
这些地主阶级被动的转型,同时向小学生问父母作业一样问这样做行不行。
改正可以避免挨打,而且主动改正的当工厂主结果要比被动改正重新白手起家的结果要好,这些苏南的乡绅们想像共合寻求验证。
对于苏南这种情况,共合高层正在讨论,按照程攀革命的理论,革命不是为了杀人,而是改造旧的规则,这一点苏南愿意主动去做,并且有意遵循共合的意愿统一,这是加速共合统一的契机。
但是一些人认为这是旧阶级的力量在保存实力,共合不必理会,未来兵入苏南按自己的方案去做。
最后讨论的结果统一了,共合支持苏南的改变,但是共合的政策不会进行任何妥协。
程攀以共合最高指挥官的名义回复福寿:
第一,共合的土地均分政策不会改变,但是共合保护所有人非耕地的财产,包括占领土地上原有的工厂。
第二,横行乡间罪大恶极者在共合统一时必须得到公审判决。
第三,共合将严守人人在法律上平等。
没有任何人享有特权。
这三条提出后,程攀最后加一句,共合将在三年后占领苏南,请苏南的执政势力看着办吧。
得到这三条,江南的绅缙阶层松了一口气,共合还是给了一条活路,至于在乡里横行的人,有,但是很少。
谁愿意坑害自己老乡呢。
至于那些本来在乡间横行的人,则准备跑路了。
苏南的蒙古人得到这个消息,知道共合没有清算蒙古人的打算,但是这个公审最大恶极有些棘手,作为蒙古贵族谁没有对汉人农民嚣张过呢。
卖地改姓名,换个地方,这些蒙古人找到了规避的方法开始行动起来。
苏南的地价开始暴跌,由于三十亩地的上限,很多有钱的地主还不敢买,只好有的蒙古贵族只好直接分给自己的佃户,带着金银走了。
苏南被程攀一句话上下自动改造起来,令天下各个势力的大跌眼镜,有的书生们戏称“共合军未至,程攀皇命满江南。”
另一个声音回道,“那里过去皇帝命江南变法,苏南的乡绅也要抗争一下,不会像这么唯命是从。”
苏南的事就是这样,让我们继续说海南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