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自表其志(2/2)
而当这些人相继的赶到大营之后,高坐在大帐主坐上的张世华也便不由开口对着他们说道:“阿羽、明通、白希你们三人,传我军令下去,让士卒们准备拔营,一个时辰之后,大军、返回舞阳城。”
郭羽三人听到张世华这话,自然是高声应命,然后便各自退了下去。而在他们三人都退下之后,张世华看着杨喜童,也不禁对着他安排道:“杨大匠,从今日起,板甲以及水力锻机之事,便列为我军中最高机密。”
“没有我的亲口命令,此二物制作之法决不可向外流传,若你发现有匠人敢泄露此法,你可先斩后奏。否则,此二物制作之法一旦流传出去,我必拿你是问,明白吗”
杨喜童在听到张世华这般严肃无情的话语后,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因而,在听到这话后的第一时间,他也忙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并向低头向张世华保证道:“请将军大人放心,下官就算是死,也绝不会将此二物制作之法泄露出去的。”
听到杨喜童这般严肃的保证,张世华也不禁点了点头。然后,他顿了顿,便又接着说道:“杨大匠,自此之后,你便将心思暂且全部放在打造军器上吧。至于矿场之事,便由你的儿子杨山负责,你觉得可好”
而杨喜童听到张世华这样的话,自然也无有不许,毕竟这可他们父子来讲可是件大好事。
而张世华见杨喜童答应下来这件事之后,便又接着和杨喜童商议了一些板甲打造的事情。而在此次之中,杨喜童也是向张世华保证了,说是一个月后,它可以将板甲的产量提升到每个月三百副。
对于这个产量,张世华也还算是满意的。
毕竟现如今,舞阳和叶xian两地的矿业工作才刚刚开始,张世华相信,只要两地发展起来,日后板甲的产量一定可以再创一个新高。
因而,在得到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消息之后,张世华便也摆手让杨喜童他退了下去。而在杨喜童他离开之后,张世华便也传令三军,带着麾下的士卒返回了舞阳城。
在率军返回到舞阳的时候依然是傍晚了,不过谁让舞阳的县尹是周四九。由他做县尹,张世华他们这样一支凯旋之师,自然不可能没人迎接。相反,非但有人迎接,而且迎接的人还不少。
反正周四九这个家伙,在舞阳没有了什么拿得上台面的高门大户之后,愣是把自己招募的六房主事和三班衙役的头,都拉出来凑人数了。
而对于周四九这种溜须拍马的行为,张世华也不禁有些感到哭笑不得。不过,对于这种情况,张世华自己倒也没有什么反感。虽说迎接自己的人都是周四九这个家伙强凑的人数,但至少张世华的面子上过得去。
所以在见到周四九之后,张世华倒也面带微笑的在众人之前夸奖了他两句。
而对于张世华的这种肯定,周四九这家伙自然是喜上眉梢。所以在张世华夸奖完之后,周四九当即便顺藤摸瓜的提出,希望张世华可以赏脸,由他们再准备大军的庆功宴。
不过这一次,张世华却没有赏他这个脸。毕竟周四九这个家伙是个什么性格,张世华实在是太清楚了。这家伙,完全就是给点阳光就灿烂的主。要是张世华答应了他这一次,下一次这家伙为了拍自己的马屁,还不知道能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呢。
再说,士卒的赏赐和酒宴,早在大军攻破方城的当天,张世华就已经全部办完了。回到舞阳再办一次,完全就是多此一举,根本就是没必要的事情,张世华自然不会同意。
所以,在张世华否决了周四九的庆功宴之后,也并没有再带着麾下的将官们去搞什么庆功宴。而是在率领着麾下的士卒回营之后,张世华便带着李五等亲卫士卒,返回了家中。
现如今,张家因为张世华的原因,其实已然是分家了。毕竟,虽然说张世华的堂弟张世辉和二叔张烈文都是张世华的亲人,但他们在另外一个方面却也算是张世华的部下。
有这样的关系在,大家在住在一起,便免不了的会产生尴尬。所以,还不如各自分家过的好。
当然即便是这样,张世华也并不是家中的老爷。毕竟张世华的老爹张烈武可还健在,在这个孝道最大的时代,哪怕儿子当了皇帝。在家中,名义上却也是要听自己父亲的话的。
不过,张世华的老爹张烈武也知道儿子已经长大了。所以,哪怕是在家中,张烈武也很少很少会插手儿子的事情,更不要说去过问自家儿子在外面的事务了。
现在的张烈武,其实就像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现如今他每天最愿意做的事情就是找几个说得上话的同龄人,一起下下棋、钓钓鱼什么的。可以说是在搬来南阳的那一天起,张烈武便就已然不再过问儿子在外面的那些事了。
因为张烈武他知道,以自己父亲的身份去插手儿子的事业,只会让儿子难做,根本帮不了儿子。
而张世华对于自家父亲的这种无私奉献,自然也是无比感动的。毕竟只有他知道,向父亲这种事业心极重,且工作忙碌了半辈子的人,在自己还算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就这般一下子变得无所事事到底有多难受、多痛苦。
所以,在这之后,张世华只要是在家中,就绝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个儿子一个丈夫。
甚至,张世华再将家人接过来之后,就从未在家中处理过外面的事务。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一个现代人,他并不像把他现如今的事业和家庭混在一起。
毕竟他现在并不想做皇帝,更不想自己心爱的妻子见到自己自称臣妾。当然,张世华也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但是他现在真的希望,自己和家人和妻子,永远都是“只若初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