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八章 借壳上市(2/2)
在姜家待到晚上九点,两人才带着孩子离开。
回家的车上。
“晓阳,从德隆接手过来的公司,经过大半年的整合,有一些已经基本整合完毕了。接下来会重新上市,就由汉华来作为它们的承销商吧。”
姜晓阳点了点头。
除了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和风投在内的私募业务,投行业务是汉华接下来发展的重点。
投行业务想要做起来。
就需要大量的企业来支撑。
汉华有鸿蒙、康师傅、火炬等,不缺顶尖的大集团,但因为成立时间较短的关系,缺乏1亿10亿华夏币营收的中间阶层。
这些企业才是投行业务的中坚。
它们上市募资,财务运作,证券发行等等,都需要投行。
如果有上千家这种企业支撑,汉华的投行业务瞬间就能成为华夏顶尖。
“你准备让哪几家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中燕控股、南孚电池。
机床厂和中燕控股在国内上市,南孚电池拿到香江上市。
金陵第二机床厂用合金股份的壳。”
德隆崩塌后,留下了六个上市的壳。
合金股份、西域屯河、湘火炬、山城实业、中燕控股和天山股份。
目前这六个壳已经被徐良洗成了净壳。
随时可以把资产装进去上市。
徐良先拿出这三家也是有讲究的。
金陵第二机床厂,高技术类企业,想要有所突破,就要烧钱做研发,就算他愿意投钱,短时间内也不一定有结果。
而且真要做研发,他更愿意把钱投在鸿蒙、火炬和德农集团。
毕竟三家公司底子更够,也更容易出成果。
中燕控股,主业是纺织和成衣制造,虽然资产高达26亿华夏币,每年的营收超过3亿华夏币。
但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想要成为行业龙头,就要投入巨资并购。
徐良进入的行业已经足够多,不打算再进入纺织和成衣了。
南孚电池,剥离了锂电池业务后,只剩下碱性电池业务。
作为国内碱性电池业务的霸主,南孚在国内基本走到巅峰了,这几年都是在开拓国外市场,虽然发展的还不错。
但都是水磨工夫。
除非投入巨资并购,否则很难在短时间内有大的突破。
从这里可以看出,三家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点。
除非投入巨资,否则短期内很难有突破。
“中燕控股和南孚电池没问题,都有二十亿以上的资产,又被你抹平了债务,在各自领域都是知名公司,上市后肯定受欢迎。
但金陵第二机床厂总资产只有3亿华夏币左右,净利润不到1000万华夏币,这样的企业即便上市,也不会有太大关注度。”姜晓阳道。
“你有什么想法”
“很简单,要么直接卖掉,要么投入资金并购。德隆集团之前就打算以合金股份收购山城重机,双方已经草签了合同,不过后来德隆暴雷,这桩交易也就不了了之了。”姜晓阳道。
徐良简单考虑了一下。
“卖掉吧,我没精力关注这些。”
他身边的企业够多了,不打算继续扩张。
即便只是一家将来会卖掉的企业。
姜晓阳点了点头,“这件事我来联系吧。”
“嗯。”
回到家,儿子已经睡了。
现在徐良已经从什刹海南官房胡同搬到了银淀桥四合院。
最大的5号院,是徐良和姜晓阳的居所。
1号院住着范小胖母子。
2号院住着怀孕的佟丫丫。
3号院住着唐燕。
唯独4号院还空着。
当然,为了避讳‘4’这个数字,各个院子并不是以数字命名。
而是以‘春夏秋冬’为名。
中间5号院则以‘上院’为名。
安顿好孩子,一个电话,范小胖和唐燕很快便来了。
一龙三凤,一场好眠。
第二天。
谢文、钱三泰联袂而来。
手里拿着不少营养品。
“徐总,虽然知道您不缺这点东西,但我们也实在不知道给您带什么了。”钱三泰道。
“呵呵,心意到了就行,这些都是外物。”
“您好的怎么样了”谢文关切道。
徐良拍了拍胸脯,“年轻,恢复的快。医生说再有半个月就能下地走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当初看到新闻报道的时候,我彻底慌了,心里七上八下,生怕您有个意外。
好在吉人自有天相,您完好无损。”谢文心有余悸道。
“是啊,徐总。当初看到新闻的时候,差点没把我吓死。
如果不是您严令不准探望,恐怕我早就飞到美国去了。
不过那些美国人也太不是东西,明面上干不过您,就背地里玩阴的。”
钱三泰道。
徐良笑着摆了摆手。
“好了,不说这些了,都过去了。……老钱,恭喜了。”